面对这净土门的一大危机,唯有一人毅然挺身而出破邪显正。他正是善导大师。为了破除三人的邪说,善导大师首先执笔撰写自己的《观无量寿经疏》。 大师祈愿说:“如果我现在所写的注释符合佛意,请于梦中示现灵相”。他每天都诵读《阿弥陀经》三遍,念佛三万遍,请求十方诸佛明证。于是每夜都有化佛出现在他梦中,大师就按照梦中的指示撰写《观经疏》。这就是大师于文末写下“欲写者一如经法。一句一字不可加减”的原因。 善导大师在《观经疏》中立说证明,因为《观经》中有“心想羸劣”的词句,所以韦提希并非权化之圣者,而是凡夫。并且他还阐明说,南无阿弥陀佛并非唯愿无行,而是拯救十方众生,使其从此世就得到绝对幸福的愿行具足的大功德,将前三人的邪说驳斥得体无完肤。 依靠善导大师楷定古今的绝妙阐释,释迦牟尼佛讲说《观无量寿经》的真意得以开显,开启了所有人得救的宽广大道。 此后,善导大师因一举破除智顗、净影、嘉祥等人的邪说而闻名全国,大众为了寻求弥陀的法水,慕善导大师之名云集而来。唐朝的都城长安充满了对弥陀本愿的欢喜赞叹。 “从大心海来此世间,化现为善导和尚”正如亲鸾圣人所赞誉的那样,善导大师度化无数,于六十九岁时去世。 而且,即使在去世之后,大师依然通过他众多的著作,不断地对我们呼吁着后生一大事的存在,继续讲说着弥陀的本愿,不曾停歇。 “人间匆匆营众务,不觉年命日夜去。 如灯风中灭难期,忙忙六道无定趣。 未得解脱出苦海,云何安然不惊惧。 各闻强健有力时,自策自励求常住。” (往生礼赞) (完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