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暖花开的北印度大地,处处繁花似锦。在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毗罗卫城城下,城主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因为产期将近,而踏上了回归故国拘利城的旅途。拘利城就在邻国,这本应是一段短暂的旅程,然而在将要到达蓝毗尼花园的时候,王妃突然开始感到阵痛,临盆在即。在临时搭建的产房中,很快,太子(后来的释迦牟尼佛)就诞生了。 据说,当时,刚出生的太子向东西南北各走了7步,右手指天,左手指地,说道: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三界皆苦 吾当安此 太子诞生后,摩耶夫人立刻返回了迦毗罗卫城。然而由于产后失调,摩耶夫人7天后就去世了。之后,太子由其母摩耶夫人的妹妹——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作为他的养母抚养长大。 其父净饭王虽然悲痛于妻子的逝去,但还是对期待已久的世子的诞生极为欣喜。此时,有一位叫做阿私陀仙人的贤者,看到太子后不知为什么泪流满面。净饭王认为不吉,为此大怒,阿私陀仙人赶紧解释说:“这位太子不同寻常。如果他将来继承王位,必会成为转轮王;如果将来出家,则必会开悟无上觉,成为佛陀。而且据我看来,比起转轮王,他更可能成为佛陀。然而我自身却寿命无多,无法听闻他开悟佛觉后尊贵的教导了。一想到这里,我不由深感遗憾,以至落泪。” 净饭王听到这番话,非常满足,就赦免了他。 *转轮王……统治世界的理想的国王。

太子被命名为乔达摩・悉达多,以跋陀罗尼为学问之师,羼提提婆为武艺之师,修习文武两道。太子与同龄人相比极为杰出,甚至胜过了他的两位老师,不久,文武二师就自己提出了辞呈,请求罢免。据说从此之后,太子就一直无师自学了。 聪慧绝伦的悉达多太子开始对人生感到苦恼,是在某一年耕耘节。那时,他看到小鸟在啄食虫子,得知了弱肉强食的现实。这件事促使生性喜欢思索的太子进一步思考人生,此后他更加变得经常陷于沉思之中。 看到静默思考的太子,父亲净饭王想起了阿私陀仙人的话语。 “自己的这个重要的继承人会不会真的出家呢?” 净饭王对此感到担心,于是在太子19岁时,为他迎娶了拘利城主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作为妃子。 但是,尽管父王为了阻止太子而煞费苦心,太子对人生的疑问还是进一步加深了。 有一天,太子从东门出城,在路旁看到了牙齿脱落,脊背弯曲,拄杖而行的可怜的老人。他感到,无论是什么人,最终都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,遭受衰老的痛苦。 之后,太子从南门出城时看到了病人,从西门出城时看到了葬礼,更加痛感人生无常,最终于北门出游时,看到了身着法衣修行的出家人,发现了人生之理想,在于五欲的生活之外。 这就是有名的太子“四门出游”的故事。 为了让闷闷不乐的悉达多快乐起来,净饭王接着又为太子建立了“四季宫殿”,并在春夏秋冬的四个宫殿里安置了五百名美女,日夜笙歌,希望能让太子在欢娱中得到满足。 然而,对于深深凝视世间无常的太子来说,俗世的快乐只是苦恼的根源,而绝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。 在懊恼与烦闷持续的日子里,一天深夜,太子突然醒来,环顾四周,不禁愕然。五百名美女东倒西歪地睡在周围,各种丑态暴露无遗,白天看到的那些美丽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太子浑身战栗,意识到:“这些女子的形态,才是人的真实面目”,他感到再也无法在这里停留下去了。 “现在正是出家的好时机”——太子终于断绝了一切的恩爱,召来名为车匿的马夫,乘白马于半夜悄悄离开了王城。这是发生在悉达多29岁那年2月8日的事情。 就这样,太子出了家,脱去了世俗的衣冠,追求解脱之道。 之后6年,太子一直持续进行极为艰苦的修行,却未能得到解脱,唯使身心愈加衰弱。最终,太子下定决心抛弃苦行,于菩提树下端坐,决意“我若不成正觉,决不站起”,终于在35岁那年的12月8日,一见明星,大彻大悟,谛观三世十方实相,成为三界大导师之佛陀。此后,直到他于80岁那年2月15日去世为止的45年间,所阐明的教义就是佛教。 *谛观……清清楚楚地去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