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在释尊入涅槃九百年之后。 被世人赞誉为八宗之祖师的龙树菩萨,也已经在大约两百年前过世了。 当时的印度,在佛教的大护法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,以龙树、马鸣菩萨为主培育出了绚烂的佛教文化,其后佛教文化仍持续发展,终于在迦腻色迦王时代迎来了古印度文明的黄金时代。 就是在这个时代,北印度犍陀罗国一个高贵的婆罗门家庭里,有三个智慧过人的兄弟。 长子名叫无着,次子名叫天亲*,末弟叫做狮子觉。 长兄无着最初出家修行小乘佛教*,不久,他就不满足于小乘的教义,转向了大乘佛教*。无着于大乘佛教开悟了很高的觉位,之后,他成为大乘佛教优秀的导师,尽心尽力弘扬佛法。 末弟的狮子觉也在小乘佛教中求道,开悟了相当的觉位。 次子天亲也与两个兄弟相同,在二十岁左右进入佛门,立志修行小乘佛教。 天亲天资聪颖,富于才智。他很快就读透了犍陀罗国内所有的小乘经典,在一般的学问上也出类拔萃,非常人所能及,因此声名远播。 然而,国内的学问已经不能让他感到满足,为了更深地钻研小乘佛教的教义,他深切感受到必须前往迦湿弥罗国,去研究只有那里才传承的《大毗婆沙论》。 然而,迦湿弥罗国*虽然拥有《大毗婆沙论》等殊胜的佛教经典,却严禁其教义在别国传播,也严格管制别国的僧侣入境学习。 尽管如此,天亲还是乔装改扮,易名潜入,认真地听闻当时的大学者悟入尊者的讲法。而且,每次听法,他都一定会认真地提出问题。 由于他的问题一针见血,直指核心,悟入尊者认为他绝非寻常人物,终于看破了天亲是从别国偷偷潜入的人。 悟入尊者开始思索怎样对待天亲。 “很明显,天亲是偷潜入境之人。如果我的弟子们知道了他在批判性地研究《大毗婆沙论》的教义,会怎样呢?弟子中有些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,不知会怎样加害于他。万一他出了事,这一生结束了,那也未免太可惜了。比起这个国家的法律,我会更珍惜他的才华”。 因为担心天亲的生命安全,悟入尊者悄悄地叫来了天亲,告诉他自己的忧虑,劝天亲立刻回国。 (待续)
生于距今大约一千七百年前,印度人。也被称为“世亲菩萨”。亲鸾圣人名字中的“亲”字,就是取自天亲菩萨的名字。 *小乘佛教 是指自私自利的教义,即“只要自己得救就好”。这样的教义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得救,所以被比喻成小型的乘坐物,称为小乘佛教。这是听错了正确的教义,对佛教的误传。 *大乘佛教 所有人都能得救的教义才是真正的佛教,所以被比喻成大型的乘坐物,称为大乘佛教。大乘佛教是指自利利他的教义——将佛法传与他人,引导他人得到幸福,这本身就会成为自己的幸福。 *迦湿弥罗国 北印度古代国家,即今天的克什米尔。
|